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擘画“十四五”事业发展新蓝图。学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双高”建设作为内涵发展总抓手,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为指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强根铸魂、凝心聚力——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教务处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188体育,188体育平台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每月开展党员政治理论集中学习研讨。推进支部组织建设,把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党员队伍增添朝气与活力,带来新思想、新理念。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落实书记、支委讲党课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努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优化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工作成效,推动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展现新面貌。
深化改革、提升内涵——教学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圆满完成,人才培养质量全面优化提升
学院以“双高”建设作为内涵发展总抓手,构建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同向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发展活力持续迸发,高质量发展步伐愈发矫健。近年来,学院以问题为导向,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构建了职责、任务、主体明晰,全要素、全覆盖、信息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健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8”字螺诊断与改进机制,基本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2022年11月下旬学院顺利通过教育厅第三批高职诊改试点院校现场复核工作,取得四个显效的良好成绩,为建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历史突破、硕果累累——学院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教科研成果量质齐升
2022年4月,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名单,学院4项教学成果喜获省教学成果奖,其中由学院院长刘瑾教授主持的《聚焦城市民生,创新“一优化二融合三强化”服务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实践》荣获特等奖,这是学院首次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教学成果奖获奖层次的历史性突破,整体获奖情况在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2022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77篇,其中三类论文34篇,立项校级教科研项目83项,立项省级科研课题56项(其中,省级质量工程新项目47项,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9项),立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8项。在2022年全国、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学院教师共获得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并获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最佳进步奖”。学院将继续强化“双基”标准化建设,推进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探索职业本科层次教育,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赛引领、强化技能——国内外技能竞赛创佳绩,技能型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不断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在国内大赛屡获佳绩,国际大赛初露头角。2022年上半年组织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建筑工程识图、服装设计与工艺等8个赛项,获国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下半年省赛一等奖21个,二等奖41个,三等奖41个。其他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共获国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省赛特等奖1个、一等奖20个、二等奖43个、三等奖63个。在第八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33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学院赢得了荣誉,又充分体现了学院近年来推动内涵建设,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取得的新进展,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养,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能力,发挥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
谋篇布局、服务区域——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立足安徽、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依据安徽省加快专业结构优化支撑服务制造强省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接“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国家战略,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打造增长引擎, 赋能安徽“三地一区”建设,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院专业布局,以产业(链)或岗位(群)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组建专业群。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和契合度。2022年,学院停招国际邮轮乘务专业,成功申报特殊教育、现代家政服务2个新专业,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学院以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学前教育专业群、轨道交通专业群三个重点专业群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探索适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在特色办学上成效显著。
稳中有序,全面保障——构建多级教学监督和评价体系,为教学工作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学院构建了多级教学监督体系,学院领导宏观督查与管理,联合学院层面、二级学院层面、教研室层面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监控的全面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在稳定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校外督导专家和校内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专家组连同覆盖学院全部班级学生信息员代表组建的教学信息部,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课堂管理、实习实训、教材使用等方面全方位地对授课教师进行督导和评价,做到及时报告与反馈,跟踪整改情况。学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从学生维度了解课程资源的建设情况和课程实施的质量,做到跟踪监测,对学院应届毕业生做全面的跟踪与调查,形成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对教育成果进行细致分析,将反映出来的问题作为重点改进方面,制定改进措施;同时学院积极打造智慧校园,借助智慧监控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监控,通过构建多级教学监督和评价体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学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师教学能力起到了有力地积极地保障作用,尤其在疫情特殊时期,保障全院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产教融合、访企拓岗——政校企合作事业不断引向深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院将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将专业建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上,2022年7月21日,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省直机关工委在学院联合设立安徽退役军人教育学院,推动建立高职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的退役军人人才培养机制。与此同时,学院持续加强安徽民政学院建设,组织健康养老学院申报国培项目-中高职康养领域骨干教师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由学院牵头成立的安徽现代城市职业教育集团2022年度经省教育厅评审获得A等级。学院将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持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将专业建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文/教务处)